每次逛超市,面对包装上密密麻麻的营养标签,你是否直接跳过只看保质期?小心!那些被你忽略的数字和成分表,正在悄悄影响你的健康。
3分钟掌握营养标签的黄金解读法则,从此买对不买贵!
一、营养标签:
藏在食品包装上的"健康密码本"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强制要求预包装食品标注的「营养成分表」,实则是食品界的"素颜证件照"
◉ 五大必看指标: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
◉ NRV%(营养素参考值%):食品中某种营养素的含量占人体一天所需该营养素参考值的百分比。超过30%就要警惕!
◉ 配料表潜规则:越靠前含量越高!看见"植脂末"排前三的奶茶速速放下。
Tips:《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GB 28050-2025强制标识的内容增加饱和脂肪(饱和脂肪酸)、糖的含量。
二、三步拆解标签套路,
小白秒变行家
Step 1 揪出"隐形杀手"
◉ 钠含量陷阱:某儿童鳕鱼肠每100g钠含量相当于每日推荐摄入量的1/3!(每100g≤120mg为低钠)
◉ 糖分七十二变:果葡糖浆、麦芽糊精…超过3种糖直接拉黑
Step 2 破解营销话术
◉ "高钙"=每100g含量≥30%NRV
◉ "无蔗糖"≠无糖,可能添加其他甜味剂;
Step 3 看穿"健康伪装"
◉ 粗粮饼干可能脂肪含量很高
◉ 乳酸菌饮料含糖量≈可乐
◉ 果蔬干实际是油炸+糖渍
三、实战技巧:
这样逛超市立省30%健康预算
1. 蛋白质正向筛选:牛奶选≥3g/100ml,豆浆选≥4g/100ml
2. 脂肪反向排除:酸奶选脂肪≤3g/100ml
3. 减盐优先原则:酱油认准"氨基酸态氮≥1.2g/100ml"
上一篇:“冬吃萝卜夏吃姜”,可别盲目吃姜哦~
下一篇:手脚发麻,可能是这些疾病在“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