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心理卫生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约有4.5亿精神健康障碍患者。在我国,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广大民众逐步适应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快节奏和激烈竞争,体验着由此带来的心理冲击和压力,各种心理卫生问题逐步增加。
2025年10月10日,我们迎来了第3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全国宣传主题确定为“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旨在提高全社会对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工作的重视程度,促进对常见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的正确理性认知,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可及性,增强群众获得感。
2025年主题解读:“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
“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 不只是一句宣传口号,更是政策落地、服务供给、社会参与全过程的行动纲领。这一主题强调包容性与平等性——无论年龄、性别、职业、地域,每个人都应有机会获得所需的心理健康服务。它提醒我们,促进精神健康和防治精神疾病是我们共同的责任,需要个人、家庭、学校、单位、社会组织、政府部门行动起来,共同努力。
2025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口号:
一、用支持消除偏见,用服务传递温暖。
二、抑郁情绪不等于抑郁症,理性区分,科学应对。
三、健康不仅是躯体无恙,更是心理的晴朗。
四、阳光心态,从小灌溉。
五、关爱老年人心理健康,从陪伴和理解做起。
六、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共同守护美好未来。
七、情绪没有对错,给情绪一个健康的出口。
八、运动是情绪的良药,微笑是心灵的阳光。
九、家是心灵的避风港,倾听与理解是最好的陪伴。
十、主动求助是积极治愈的开始。
这组宣传口号构成了一个温暖而完整的心理健康促进体系。它以“用支持消除偏见,用服务传递温暖”为核心,倡导用社会支持取代歧视,用专业服务传递关怀,科学厘清了“抑郁情绪不等于抑郁症”的常识,并鲜明指出健康是“躯体的无恙”与“心理的晴朗”的统一。它覆盖全生命周期,强调心态需“从小灌溉”,同时要关爱儿童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此外,它还为个人指明了行动方向:承认“情绪没有对错”并为其找到“健康出口”,通过“运动”与“微笑”调节身心,在家庭“避风港”中寻求理解,并勇敢地将“主动求助”作为治愈的第一步。
如何实现“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
◈ 实现“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的目标,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维护精神健康关键在个人。每个人都要主动学习和掌握心理卫生知识,了解预防精神疾病常识,要主动关心亲人、朋友和同事的心理状况,帮助排解心理问题。
◈ 精神疾病患者要主动接受治疗,促进康复;患者的家庭要履行好照料和监护患者的责任,要积极帮助患者接受治疗、进行康复训练,不得遗弃患者。
◈ 社会动员构筑社会心理支持和心理卫生服务网络。现代化的社会,需要构建覆盖广泛的社会心理支持和心理卫生服务网络,营造心理支持氛围,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辅导。
◈ 部门协作共同防治精神疾病。防治精神疾病,不仅限于医疗服务工作,更是涉及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医药卫生、人权保障、法律制庋和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
◈ 政府领导是做好精神卫生工作的重要保障。各级政府要加强对精神卫生工作的领导,创新社会管理理念,加大精神卫生工作投入。
心理健康指南
维护心理健康,从我做起,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
◈ 学习并掌握基本的心理卫生知识,增强自身心理调适能力。
◈ 关心身边的人,主动倾听,提供情感支持。
◈ 保持规律的作息和充足的睡眠,均衡饮食,适度锻炼。
◈ 遇到难以解决的心理困扰时,主动寻求专业帮助。
◈ 对精神疾病患者给予理解、关爱和支持,消除歧视和偏见。
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共建和谐美好生活!让我们携手同行,从心出发,用实际行动关注精神卫生,促进心理健康,共建一个更加理解、包容、和谐的社会!
撰稿:
麻雅洁
校对:
周煜皓
审核:
何爱伟
上一篇:家国月圆同庆时,健康守护别忽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