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动态信息 > 健康提示

甘肃疾控十月健康提示

来源:甘肃疾控       发布时间:2025-10-01        打印文章       字体:[        ]
十月健康提示.jpg




十月健康提示

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月正值“十一”小长假期间,人员流动频繁与各种聚集活动明显增多,为了您的健康请您做好防护。本月是各类呼吸道传染病及诺如病毒肠炎的高发期,请您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不要让病毒和细菌趁虚而入。同时一定要注意食品安全,莫要“病从口入”。




01

国庆、中秋假期健康提示


1. 提前做好规划准备好各类防护用品。提前了解目的地的疾病流行动态如基孔肯雅热、登革热、寨卡病毒病、疟疾、猴痘等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及时关注官方发布的健康风险提示。可以将口罩、消毒湿巾、免洗洗手液等纳入随身物品;考虑到蚊虫传播疾病的风险,还需提前准备驱蚊剂等防蚊用品。慢性病患者请带好日常用药,有过敏史的朋友请随携带抗过敏药物。

2. 关注目的地天气情况及时增添衣物。出发前及时查询目的地天气情况,根据当地气温波动备好适配的衣物。尤其秋季出行时,早晚温差通常较大,需及时调整衣物厚度,防止因温度变化引发身体不适。

3. 旅行途中注意食品安全谨防“病从口入”。在外就餐时,应避免食用生冷食物,肉类、海鲜类食材必须彻底加热煮熟后再食用;食用水果前需仔细清洗干净,不喝生水。旅行途中避免暴饮暴食。

4.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科学佩戴口罩,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勤洗手,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鼻或口。

5. 旅游途中要注意防范蚊、跳蚤、蜱、恙虫等昆虫叮咬。建议尽量避开草地、树林等昆虫集中活动的区域,避免在这些地方长时间停留或坐卧;若需在这类环境停留,可在裸露皮肤处涂抹驱避剂,以此降低感染虫媒传染病的风险。

6. 出行时请尽量不进入野禽栖息的区域,避免接触病死的禽畜。同时远离鼠类、旱獭等啮齿类动物,不要在其洞穴周围坐卧行走。此外,不要主动招惹流浪犬、流浪猫,若不慎被其抓咬伤,务必第一时间对伤口进行冲洗并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

7. 返程后做好健康监测并配合就医。返回居住地后,要持续监测自身健康状况,若出现发热、咳嗽、腹泻、皮疹等不适症状,需第一时间前往医院就诊。就诊时,需主动向医生告知旅行目的地、详细行程轨迹及途中饮食情况,为医生精准诊断病情、排查疾病提供准确依据。



02

呼吸道传染病


进入秋冬季节,呼吸道传染病进入高发期。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种类较多,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有流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麻疹、水痘、风疹、以及流行性腮腺炎等。尽管不同呼吸道疾病的临床表现存在差异,但核心症状通常集中在发热、咽痛、头痛、咳嗽、咳痰、皮疹及乏力等方面。

预防措施


1.适龄儿童应及时、全程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应积极接种疫苗。

2.做好个人防护。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科学佩戴口罩。遵守咳嗽礼仪,不随地吐痰。

3.避免与已确诊呼吸道传染病的患者进行密切接触。若自身出现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应尽量避免参与集体活动,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且在就医过程中务必规范佩戴口罩,防止交叉感染。



03

诺如病毒肠炎

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肠炎高发期。主要通过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饮用污染的水,如果接触了患者粪便或呕吐物、或其污染的物品也会被感染。诺如病毒肠炎常见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成人通常以腹泻为主,儿童则较多表现为呕吐。

预防措施

1. 及时做好手卫生,尤其是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必须规范清洁。

2. 不喝生水,以及来源不明的瓶装水。

3. 食用肉类、蛋类、海鲜(尤其是牡蛎、扇贝等贝类)等食物时必须完全煮熟。烹调食物时注意生熟分开处理。

4.如果家人感染诺如病毒,患病家人应尽量不要和其他健康的家人近距离接触。

5.对于被患者的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环境和物品,需要使用含氯制剂进行消毒。在清理受到呕吐物污染的物品时,应戴口罩和塑胶手套,避免直接接触污染物。患者的家庭环境也应依据医务人员指导加强消毒,避免在家庭内造成传播。



04

食物中毒

时值“十一”小长假期间,聚餐和在外就餐机会增加。请大家一定要注意饮食安全,防止“病从口入”。


预防措施

1. 外出就餐时,务必优先选择证照齐全、卫生条件达标的餐饮单位,这是规避食品安全风险的基础。

2. 选购食材时优先挑选新鲜度高的品类,提倡 “现采购、现制作、现食用” 的模式,减少食材存放时间。烹饪过程中务必将食物彻底烧熟煮透。未用完的原材料和吃剩的饭菜,需及时放入冰箱冷藏或冷冻保存;冷藏时要将生熟食物分开存放,并使用密封容器隔离,防止交叉污染。

3. 对于野生蘑菇,要坚决做到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同时,不食用来源不明、无法确认安全性的野菜,避免误食有毒品种发生中毒。

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日常生活中重点做好手部卫生,处理食材前、如厕后、餐前餐后,均需用肥皂和流动水规范洗手,降低手部携带细菌污染食物的概率。

5.若食用某类食物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甚至幻觉等疑似食物中毒的症状,应第一时间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并尽快前往医院就诊,避免延误救治时机。





本文重点在这里


国庆、中秋假期健康提示


1.提前做好规划准备好各类防护用品。提前了解目的地的疾病流行动态。准备个人防护物品和防蚊用品。慢性病患者请带好日常用药,有过敏史的朋友请随携带抗过敏药物。

2.关注目的地天气情况及时增添衣物。

3.旅行途中注意食品安全谨防“病从口入”。4.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5.旅游途中要注意防范蚊、跳蚤、蜱、恙虫等昆虫叮咬。

6.出行时请尽量不进入野禽栖息的区域,避免接触病死的禽畜。同时远离鼠类、旱獭等啮齿类动物,不要主动招惹流浪犬、流浪猫,若不慎被其抓咬伤,务必第一时间对伤口进行冲洗并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

7.返程后做好健康监测并配合就医。



呼吸道传染病


预防措施

1.及时接种疫苗。

2.做好个人防护。

3.避免与已确诊呼吸道传染病的患者进行密切接触。若自身出现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应尽量避免参与集体活动,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



诺如病毒肠炎


预防措施:

1.及时做好手卫生。

2.不喝生水,以及来源不明的瓶装水。

3.食用肉类、蛋类、海鲜(尤其是牡蛎、扇贝等贝类)等食物时必须完全煮熟。烹调食物时注意生熟分开处理。

4.如果家人感染诺如病毒,患病家人应尽量不要和其他健康的家人近距离接触。

5.对于被患者的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环境和物品,需要使用含氯制剂进行消毒。



食物中毒


预防措施:

1.外出就餐时,务必优先选择证照齐全、卫生条件达标的餐饮单位,这是规避食品安全风险的基础。

2.选购食材时优先挑选新鲜度高的品类,减少食材存放时间。烹饪过程中务必将食物彻底烧熟煮透。

3.对于野生蘑菇,要坚决做到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同时,不食用来源不明、无法确认安全性的野菜,避免误食有毒品种发生中毒。

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5.若食用某类食物后,应第一时间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并尽快前往医院就诊,避免延误救治时机。


GSCDC


健康科普


撰稿:

甘肃12320卫生热线

校对:

咸婷

审核:

何爱伟

字体:[        ]

相关信息

指南
微信
微博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