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你一定曾在家里的柜子或冰箱角落里,翻出一两包过期小食品。如果是陈年的过期产品,那不用想,丢掉就好。但如果是只过期了一两天呢?不扔吧,怕吃了会出问题;扔了吧,作为勤俭节约的好孩子,感觉有点可惜。那么,过期一两天到底能不能吃?
先说答案:长保质期的食物,过期前一天和过期后一天区别不大;短保质期的食物,风险大,扔掉别吃了!保质期为6个月以上,一般称为长保质期食物;保质期在30天以内,则称为短保质期食物;而保质期在30天~6个月,建议谨慎些,当做短保质期对待。
同样都是食物,为什么要区别对待?关键因素是微生物。长保质期食物通常会经过严格的杀菌,或者食物本身的环境不适合微生物生长。例如罐头、坚果等,“过期几天”和“还有几天过期”,区别不大。短保质期食物大多没有完全解决微生物问题,微生物会不断繁殖,保质期通常会尽量压缩。这类食物一旦过期,很容易造成微生物指标超标,不建议食用,例如酸奶、糕点。
过了保质期的食物,并不是绝对不能吃;但在保质期内的食物,也不是一定安全。你可能一直在吃保质期内的变质食品。买东西的时候,大家常忽略贮存条件。实际上,食物保质是由保存日期和保存条件两个元素共同构成的。保存方式基于温度区分有常温、冷藏、冷冻三种,有些食物在常温的情况下会加上阴凉处避光保存之类的信息。如果没有根据保存条件去贮存食物,即使没有过保质期限,也建议不再食用。
食物的保质期并不能作为食物安不安全的时间界限。食品在储存中发生的变化非常复杂,无论是家里的饭菜,还是食品厂生产的包装产品,从生产出来后,就在持续地、不可避免地发生各种变化。这其中,生物、化学和物理变化对食物都有影响。而保质期,是厂家顾及食物的安全、品质优良和适宜流通三方面因素设定的某一个明确的时间。所以,判断食品能不能吃不仅要根据它的保质期,更要依据它的储存条件来确定。
上一篇:夏天来了,切勿对苍蝇这个“不速之客”掉以轻心!
下一篇:控制体重有助降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