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动态信息 > 健康提示

药食同源——山药篇

来源:甘肃疾控       发布时间:2025-02-10        打印文章       字体:[        ]
药食同源山药篇.jpg



山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滋补食材,自古以来就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和丰富的食用价值,被誉为“补脾益胃、生津益肺”的佳品,在中医学领域更是被誉为“长寿之药”。今天,就让我们对山药的非凡之处一探究竟。


山药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燥根茎。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切去根头,洗净,除去外皮和须根,干燥,习称“毛山药”;或除去外皮,趁鲜切厚片,干燥,称为“山药片”;也有选择肥大顺直的干燥山药,置清水中,浸至无干心,闷透,切齐两端,用木板搓成圆柱状,晒干,打光,习称“光山药”。毛山药略呈圆柱形,弯曲而稍扁,长15~30cm,直径1.5~6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纵沟、纵皱纹及须根痕,偶有浅棕色外皮残留。体重,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淡、微酸,嚼之发黏。山药片为不规则的厚片,皱缩不平,切面白色或黄白色,质坚脆,粉性。气微,味淡、微酸。光山药呈圆柱形,两端平齐,长9~18cm,直径1.5~3cm。表面光滑,白色或黄白色。



山药中含有粗蛋白质、粗纤维、淀粉、氨基酸、糖以及钾、磷、钙、镁、铁、锌等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能为身体提供全面的营养支持。富含的黏蛋白质能够保护和滋养胃黏膜,增强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含有的蛋白质、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能够滋润肺部组织,增强人体免疫力;薯蓣皂被称为天然的“激素之母”,它能促进内分泌激素的合成,滋肾益精;丰富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同时,其收涩作用对于腹泻有一定的缓解效果。《中国药典》记载: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




山药质地细腻,口感软糯,是老百姓餐桌上常见的美食,甜甜的山药紫薯泥、清爽的山药芙蓉汤、滋补的羊肉山药煲已然是香飘四溢、家喻户晓,中医著名的膳食良方—四神汤,在糯米中加入山药、芡实、莲子、茯苓,文火慢炖,则是一道生津益肺、健脾暖胃的佳品。



作为一种滋补食材,山药广泛适用于体质虚弱、气血不足、肠胃不佳的人群食用。然而,山药富含淀粉和一定量的钾元素,加之具有收敛功效,糖尿病、肾病以及便秘患者不适宜食用。





GSCDC


健康科普


撰稿:魏琳琳

校对:周煜皓

审核:孙建云

字体:[        ]

相关信息

指南
微信
微博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