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准大学生”们:
首先,恭喜你们成功闯过高考大关!紧绷的弦终于可以放松,拥抱期待已久的轻松、聚会、旅行,甚至是懵懂心动的恋爱。青春的画卷正向你们徐徐展开,你们充满了无限可能!
在你们即将踏上人生新旅程的时刻,疾控中心作为健康的守护者,今天想和你们聊聊一个非常重要、但可能被忽略或误解的话题——“艾滋病”。这不是泼冷水,而是希望给你们传递一份重要的“安全锦囊”,让你们在探索世界、享受青春时,看得清风险,做得出明智选择,保护好自己的璀璨未来!
一、 艾滋病,离我们远吗?真相打破你的想象!
迷思粉碎机:“艾滋病是别人的事,离我很远?” “只有特定人群才会得?”
真相:艾滋病病毒(HIV)不会“看人下菜碟”!它的传播途径非常明确:
1. 性传播(最主要途径):无保护的阴道交、肛交、口交。这是当前青年学生感染最主要的途径。我国青年学生病例中,同性传播率高达80%以上。
2. 血液传播: 输入被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共用被污染的针具、注射器(如吸毒);使用未严格消毒的器械纹身、穿耳等。
3. 母婴传播:感染HIV的母亲在怀孕、分娩或哺乳过程中可能传给孩子(但通过有效治疗和干预,可以大大降低甚至阻断传播!)。
关键点:任何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尤其多性伴、不了解对方健康状况)、或共用针具的人,都存在感染风险。它无关性别、性取向、身份背景,只与行为本身有关。高考后的聚会、旅行、新环境中的社交,都可能让你们面临相关的风险情境。
二、预防艾滋病,主动权在你手中!超实用技能Get!
知道了风险,关键在于预防!你们完全有能力保护自己:
1. “套”路安全,至关重要!
每一次!每一次!每一次!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发生插入式性行为(阴道交、肛交)时,全程、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是预防艾滋病和性病(如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等)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
2. 了解“暴露前预防(PrEP)”:给高风险行为多一道保险!
PrEP是一种通过服用抗病毒药物来预防HIV感染的方法,效果非常好(>90%),但必须严格遵医嘱,并定期检测。它不是放纵的借口,而是给高风险情况下的额外保护层。
3. 拒绝毒品,尤其警惕共用针具!
吸毒本身危害巨大,共用针具注射吸毒是感染HIV的极高危行为。青春如此美好,请坚决对毒品说“不”!远离不良诱惑。
三、检测:消除恐惧,拥抱安心!早知早安心
迷思粉碎机:“检测很可怕/很羞耻?”“万一阳性,人生就毁了?”
真相:检测是了解自身健康状况的唯一途径! 有过高危行为(如无保护性行为、共用针具),担心自己可能感染,勇敢去做检测是负责任的表现。
检测简单、快速、保密!
各地疾控中心自愿咨询检测门诊(VCT)、部分医院、高校校医院/卫生科(入学后可以关注)通常提供免费、保密、专业的检测和咨询服务。
如果阴性:解除焦虑,以后更要注意预防。
如果阳性:早发现、早治疗!这是关键中的关键!越早开始治疗,对免疫系统的保护越好,效果越佳!
四、高考后“安全锦囊”行动清单
1. “套”不离身: 把安全套放进你的钱包/背包,以备不时之需(希望用不上,但要用时必须有)。
2. 清醒决策: 聚会狂欢时,保持清醒头脑,避免在酒精或药物影响下做出不安全的性决定。
3. 了解PrEP: 如果认为自己风险较高,主动了解PrEP信息(咨询疾控中心或传染病医院)。
4. 记住检测途径:存下当地疾控中心VCT门诊电话/地址(可通过官网或12320卫生热线查询),或了解正规自检渠道。
5. 遇事不慌:如发生高危行为(如安全套破裂/脱落),尽快(72小时内)咨询医生,评估是否需要“暴露后预防(PEP)”(一种紧急阻断药物,越早服用效果越好)。
6. 关爱与尊重: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拒绝歧视,传播友善。
高考结束,标志着你们迈向更广阔天地的开始。自由很珍贵,但真正的自由源于对自身健康的掌控和对未来的负责。享受青春的美好,探索世界的精彩,同时请记得为自己和他人的健康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了解艾滋病,科学预防,及时检测,消除歧视——这是你们走向成熟、拥抱未来不可或缺的“安全必修课”。
掌握知识,做出明智选择,你们的青春必将更加健康、灿烂、无悔!祝你们前程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