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动态信息 > 健康提示

脱氢乙酸钠——从“常客”到“受限”的转变

来源:甘肃疾控       发布时间:2025-02-14        打印文章       字体:[        ]


1739773314733836.jpg







在食品添加剂的领域中

脱氢乙酸钠曾经是一位“常客”

它为何从曾经的“常客”走向“受限”?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脱氢乙酸钠为何是“常客”?




脱氢乙酸钠是一种低毒高效的广谱性防腐剂,可抑制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等微生物的生长,避免食品发生霉变,被广泛应用于淀粉制品、面包、糕点、焙烤馅料等多种食品中。






二、脱氢乙酸钠为何“受限”?




关于媒体曾经热议的月饼糕点中添加剂含量超标一事,引发了关于“脱氢乙酸钠”的舆论风波。脱氢乙酸钠曾作为食品添加剂,能够有效延长月饼、糕点等食品的保质期,且在多种环境下都具有防腐作用,而不影响食品品质。然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若长期超量食用,可能会导致人体的肝、肾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具体表现为肝肾功能减弱,甚至有可能引发体重减轻以及慢性肺水肿等问题。





三、脱氢乙酸钠不再作为食品添加剂?




根据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脱氢乙酸钠可用于腌渍的蔬菜、面包、糕点、焙烤食品馅料及表面用挂浆、熟肉制品等共12类食品中,其最大允许使用量为0.3-1.0g/kg(以脱氢乙酸计)。2024年3月国家卫健委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中,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在淀粉制品、面包、糕点、焙烤食品馅料等食品中的使用规定被删除,仅允许在腌渍的蔬菜、腌渍的食用菌和藻类、发酵豆制品、熟肉制品(不包括肉罐头类)、复合调味料等5类食品中使用,同时腌渍蔬菜中的最大使用量也由1g/kg调整为0.3g/kg。新标准将于2025年2月8日开始实施,新标准实施后脱氢乙酸钠的使用将“受限”。





GSCDC


健康科普


撰稿:李春秧

校对:周煜皓

审核:孙建云

字体:[        ]

相关信息

指南
微信
微博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