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地方信息 > 平凉市

筑巢引智赋动能 带教传承谱新篇——平凉市疾控中心(市卫生监督所)举行孙树秋专家工作室揭牌仪式

来源:平凉市疾控中心       发布时间:2025-09-29        打印文章

为进一步增强疾控核心能力,加快创新复合型公卫人才培养,9月28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研究员、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国家克山病防治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孙树秋教授工作室揭牌仪式在平凉市疾控中心(市卫生监督所)举行。平凉市政府副市长丁富强,甘肃医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赵玉敏,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李小剑,市科协主席李一宁,市人社局副局长席鹏举,市科技局副局长卢启海,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王武,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市疾控局局长朱小明出席揭牌仪式。市疾控中心班子成员和全体干部职工参加。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王武主持仪式,丁富强和孙树秋分别致辞。

丁富强在致辞中对孙树秋专家工作室的成立表示祝贺!他指出,成立专家工作室是平凉市深化人才强市战略、构建高水平公共卫生体系的关键举措。柔性引进国家级专家资源,旨在赋能助推创造性、复合性、实战性高层次公卫人才培养,打造我市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智力引擎”和“创新高地”。希望工作室充分发挥高端引领作用,聚焦科研攻关与人才培养,加快成果转化与应用,提升我市应对重大疾病风险的能力和水平。

孙树秋表示,工作室在平凉市疾控中心正式揭牌运行,自己深感责任重大。工作室的建立,搭建起了中国疾控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和平凉市疾控机构的合作桥梁,今后将结合平凉地方病特点及疾控工作实际需求,聚焦难点问题,依托工作室联络相关领域专家与平台资源,把先进理念、技术和经验“引进来”,通过带教、交流等形式强化平凉本土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加快推进平凉疾控队伍建设和科研攻关水平提升,助力打造一支“留得住、用得上”的高水平本土疾控队伍,为平凉公共卫生与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李小剑为孙树秋教授颁发了“平凉市柔性引进人才聘书”,丁富强和孙树秋共同为工作室揭牌。

揭牌仪式结束后,出席仪式的领导和专家参观了孙树秋专家工作室,对平凉市地方病防治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就进一步加强地方病研究和疾控事业发展进行了深入座谈交流。

随后在专家工作室举行了拜师仪式,孙树秋教授与市疾控中心(市卫生监督所)15名年轻业务骨干确立了师徒传承关系,并就疾控事业与科研工作进行了座谈交流和授课带教。孙树秋教授还为全市疾控系统工作人员作了《可视化解析疾病的流行机制与干预》等专题讲座,为提升我市疾控基层人员的科研素养与工作能力进行了精心指导。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将地方病防治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在政策支持、资源配置、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坚强领导下,市疾控中心(市卫生监督所)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通过健全防治网络、深化医防融合、强化科研攻关等一系列扎实举措,地方病防治成果显著。碘缺乏病、克山病等重点地方病持续达到消除或控制标准;创新构建“一人一档”精准管理模式,融合中医药与医保政策,大幅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在全省率先建立覆盖全市的地方病信息库和生物样本库,攻克多项科研难题。特别是“疾控管理、医院治疗”的“146”医防融合工作模式被全国推广,泾川县成功创建全国首个国家级克山病治疗管理示范点,并助力灵台县成功争创大骨节病防治示范联系点,形成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防治成果,为全国地方病防治提供了平凉经验。

此次工作室的成立,更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共卫生事业,大力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构建“柔性引才”新格局,不拘一格广纳贤才等一系列重才引才政策在公共卫生领域的一次生动实践与重要成果。通过建立专家工作室暨师带徒机制,引入了国家级的专家智力资源,构建了一个可持续的内部人才培养孵化器,必将对提升全市疾控系统整体科研创新能力、专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产生深远影响,为推动全市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为更好地守护全市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支撑和保障。

字体:[        ]

相关信息

指南
微信
微博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