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检索模块: 新闻 机构 健康 地方 主题 通知 互动 接种

栏目分类: 不限 中心动态 "三抓三促"行动进行时 通知公告 健康提示 地方信息

按时间搜索: 不限 一天内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二年内 三年内

本次检索关键词 共有500条数据
  • 盛夏季节,糖尿病患者应该怎么吃喝?

    盛夏季节,糖尿病患者应该怎么吃喝? - 七月七日是二十四节气中小暑节气的开始,进入小暑就开启了三伏天模式,这段时间气温最高,雨水较多,闷热潮湿。中医认为,湿邪为六淫邪气之一,五脏之中,最易伤脾,导致脾失运化,因此,夏季最易出现饮食不振,食欲减退等症状。但血糖的稳定控制,饮食规律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所以,我们为大家介绍一些方法以预防这些情况的发生,帮助糖尿病患者轻松度夏。少量多餐 ...

  • 国家疾控局发布关于新冠病毒EG.5变异株相关科普问答

    新冠病毒EG.5变异株是什么? EG.5变异株为新冠病毒奥密克戎XBB.1.9.2的一个亚分支,最早于2023年2月17日在印度尼西亚被发现。7月19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列为“监测中的变异株”(variant under monitoring,VUM),8月9日,将其调整为“关注变异株”(variant of interest,VOI),强化全球对EG.5变异株特征和公共...

  • 关于新冠病毒JN.1变异株,你需要了解的都在这里

    一、什么是JN.1变异株?JN.1是新冠病毒奥密克戎BA.2.86变异株的第二代亚分支,也是BA.2.86变异株中具有较强传播优势的一个亚分支。该变异株于今年8月25日在卢森堡采集的样本中首次监测到。11月以来,由于JN.1在全球流行毒株中的占比增长较快,世界卫生组织于11月21日,将BA.2.86变异株从“需要监测的变异株”(VUM)升级为“需要关注的变异株”(VOI)。二、国际上JN.1变异株...

  • 冬季地方病患者系列防护知识——地方性砷中毒篇

    地方性砷中毒是居住在特定地理环境下的居民,长期通过饮水、空气或食物摄入过量的无机砷而引起的以皮肤色素脱失和过度沉着、掌跖角化及癌变为主的全身性慢性中毒。除特异性的皮肤病变外,地砷病患者还常出现神经、循环、消化、呼吸等多个系统的不同临床症状。 本病发病为慢性过程,病情程度因病区及砷摄入量不同而异。在轻病区,可能仅有轻微的皮肤改变,而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在重病区则临床症状明显。随着冬季的到来,气...

  • 【“三抓三促”行动进行时】参加“职业健康标准全国师资培训班”进一步提升职业病防治能力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认真学习省卫生健康委党组和省疾控中心“抓学习促提升抓执行促落实抓效能促发展”行动工作方案的相关要求,着力在工作效能提升、重点任务落实、发展指标进位上下功夫,形成一心一意谋发展、埋头苦干抓发展、全力以赴促发展的鲜明导向和深厚氛围,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3年6月6日-9日,我中心组织职业卫生科和体检中心两名副主任医师参加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

  • “鹦鹉热”是什么传染病?你知道多少?

    近期,我省周边个别省份发现“鹦鹉热”病例,“鹦鹉热”是什么传染病?你知道多少? 嘿,朋友,你是否也想拥有一只…“才貌双全”“巧舌如簧” 的小可爱?没错,我就是集“才华”与“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小爱! 近期,“鹦鹉热”相关话题不断出现在大家的视线里,患者多出现咳嗽、高烧不退(发热近40℃),甚至CT检出发现“白肺”,肺炎发生率高达85%-90%。 “鹦鹉热”到底是个啥?会人传人吗?得了会有哪些症状呢?...

  • 布鲁氏菌病防控知识问答

    布鲁氏菌病防控· 家庭知识问答篇 ·问哪些动物容易感染布鲁氏菌病? 目前有60多种动物可感染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包括常见的家养动物如羊、牛、猪、马等,还有部分野生动物以及海洋哺乳动物等。问犬类会感染布鲁氏菌病吗? 犬类也会感染布病,且容易被人们忽视。问家禽会传播布鲁氏菌病吗? 由于布鲁氏菌不适宜在家禽体内繁殖,故家禽不会传播布鲁氏菌。问哪些情况会...

  • 我省在全国营养工作会议中作营养健康工作汇报交流

    2023年8月28-30日,2023年全国疾控系统营养工作会议在北京顺利召开。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疾控中心的分管领导、营养相关科室负责人、各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疾控中心营养相关科室工作骨干以及国家疾控中心营养所人员160余人参加了会议。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司副司长田建新、医疗应急司副处长冷婷婷、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施小明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讲话。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司徐娇处长做报告。 开幕...

指南
微信
微博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