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洪涝灾害包括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两类。其中,由于强降雨、冰雪融化、冰凌、堤坝溃决、风暴潮等原因引起江河湖泊及沿海水量增加、水位上涨而泛滥以及山洪暴发所造成的灾害称为洪水灾害;因大雨、暴雨或长期降雨量过于集中而产生大量的积水和径流,排水不及时,致使土地、房屋等渍水、受淹而造成的灾害称为雨涝灾害。
洪水可破坏城乡的自来水管网系统、下水道系统、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堆肥场等,洪水中的细菌、病毒、原虫、寄生虫等微生物和原生动物也会随着洪水的传播而扩散,造成水污染事件。水作为环境介质可引起多种急慢性疾病。
然而,洁净的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无可替代且必不可少!如何才能做好灾后防疫,喝上放心水呢?现在小编就告诉大家几个必须要的知识点。
1 | 做好饮用水水源保护
饮水卫生是灾后预防控制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措施,做好水源保护,防止水源污染,确保受灾群众喝上合格饮用水。 |
应在洪水上游或内涝地区污染较少的水域选择饮用水水源取水点,并划出一定范围,严禁在此区域内排放粪便、污水与垃圾。有条件的地区宜在取水点设码头,以便离岸边一定距离处取水。
通常选择水源的顺序:水井、山泉、江河、湖泊、水库、湖泊、池塘。水井应有井台、井栏、井盖,井的周围30m内禁止设有厕所、猪圈以及其他可能污染地下水的设施。取水应有专用的取水桶。
对下水道、粪坑、垃圾堆放点等重点场所及时开展清理和消毒,防止污染水源,或者对水源和饮用水造成二次污染。农村地区要特别注意水井、集中供水的二次污染,加强清洗消毒。
2 | 自来水厂清理与供水管网修复
洪水退后,灾区要及时组织对分散式和集中式供水设施进行检修、清理,定期进行水质检验。 |
(一)水处理设施的清洗
水处理设施内壁使用3%~5%的漂白粉液清洗。然后加满池水,并按有效氯量10~15毫克/升投入,保持12小时,此时池水中游离性余氯含量不低于1毫克/升。将池水抽干,再用清水冲洗1次即可恢复饮用水生产。
(二)管道的修复和清洗修复
自来水供水管道,当破坏严重时要重新铺设。供水前应对管道进行彻底的消毒和清洗。向管道中投加消毒剂,保证水中游离性余氯含量不低于1毫克/升,浸泡24小时以后排出。清水冲洗后可使用。对于覆盖范围较大的配水系统,可以采用逐段消毒、冲洗的方式。
经对出厂水、末梢水检测合格后方可正式供水。
(一)粉末活性炭应急吸附技术
用于去除水源水中可能出现的80余种有机污染物的应急处理。粉末炭的投加量一般采用10~50毫克/升,其剂量需要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和污染物超标浓度而进行调整。可处理芳香族化合物(如苯、苯酚等)、农药、氯代烃、石油类、人工合成有机物(如酞酸酯)等。
(二)应对金属污染物的化学沉淀应急处理技术
用于去除水源水中可能出现的30余种金属和非金属污染物的应急处理。碱性化学沉淀法与混凝沉淀过滤工艺结合运用,通过预先投加碱性药剂(如氢氧化钠、石灰等)提高pH值至一定水平,使得金属污染物生成氢氧化物、碳酸盐等沉淀形式;再投加铁盐或铝盐混凝剂,形成矾花进行沉淀,以使化学沉淀法产生的沉淀物有效分离去除。
(三)应对还原性污染物的化学氧化处理技术
用于去除水源水中可能出现的10余种还原性污染物的应急处理。在取水口或水厂配水井内投加一定剂量的氯(液氯或次氯酸钠)、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强氧化剂,可以将氰化物、硫化物、硫醇硫醚等恶臭物质和部分有机物氧化去除。
(四)应急净水药剂选用
快速净水粉:用于将各类水源处理成生活用水。快速净水粉起效快、用量少、效果好,适用于各种水源,5分钟内将混浊水快速混凝澄清。净化后的水清澈,无异味,可作为一般生活用水使用。经消毒或煮沸后可作为饮用水。
(五)对饮用水进行净化消毒
在没有集中供水条件的地方,要着重做好分散式饮用水消毒,用漂白粉或漂白粉精片对饮水进行消毒,饮水消毒措施要落实到每家每户。
1.氯化消毒对高浊度的水效果不佳,当未经处理的水浊度超过20NTU,应当进行预处理;
2.若水的pH值高,接触时间和水中游离氯应增加。
3.将水煮沸是有效的灭菌方法,在有燃料的地方可采用。使用前要使水持续沸腾3分钟,可以达到消毒目的。4.把水储存在洁净的玻璃容器中,直接放在阳光下暴晒1天可杀灭病原体,这种方式可处理少量水。
(一)微生物及消毒剂指标:
总大肠杆菌、耐热大肠杆菌或埃希氏、游离性余氯
(二)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
pH、浑浊度、色度、氨氮、耗氧量、溶解氧、臭和味
(三)毒理学指标:选测,优先选择能引起急性毒性的指标
同时,为防止可能出现的继发性介水传染病,尤其是肠道传染病暴发疫情的发生,还要加强肠道传染病的监测和预警。
对于短期应急而言,饮用、烹调、卫生用水的最低限额为每人每天7L,应尽可能保证至少每人每天15L水的用水量。
在应急情况下,饮用、烹调、卫生用水可与其他用途的水分开使用,尽可能降低发生水性疾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