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医
养
生
秋
意
浓
季
肺
为
先
《黄帝内经》认为:“肺为相傅之官、诸气之本。”既主呼吸之气,又主一身之气,具有宣发与肃降的功能。秋季自然界万物生长成熟,阳气开始收敛、阴气开始升发,天人相应,最利于人体肺主气功能的发挥和气机运行“收敛”特性的展现。因此,五脏之中与秋季相对应的是肺。秋天燥邪与寒邪最易伤肺,引起口鼻干燥、咽干咳嗽及皮肤发紧脱屑等表现,所以秋天养生,养肺护肺是关键,为冬天减少呼吸系统疾病打好基础。
饮食滋阴润肺
秋季“燥”邪当令,容易伤及肺之气阴,因此,宜多食用具有滋阴润燥及补益肺气作用的食材,如银耳、甘蔗、燕窝、阿胶、梨、芝麻、藕、菠菜、乌骨鸡、豆浆、鸭蛋、蜂蜜等食物;注意“少辛增酸”,少吃葱、姜、蒜、韭菜、辣椒等辛辣食物,以防肺火太盛;中医认为,肺火太盛会损伤肝的功能,因此除“少辛”之外,在秋天还要“增酸”,以增强肝功能,抵御过盛肺火的侵入。建议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如苹果、石榴、葡萄、柚子、柠檬、山楂等,从而达到养肺同时养肝的目的。
起居有度护肺
《黄帝内经》曰“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立秋后,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人应当开始做好保养阳气的准备,在起居上应做到“早睡早起”,因为早睡可以顺应阳气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一般来说,秋季以晚9至10点入睡,早晨5至6点起床比较合适。早起还可以预防血栓形成,对于预防脑血栓发病也有一定意义。适度秋冻不仅能提高人体在冬天的御寒能力,同时还可避免多穿衣服产生的身热汗出、汗液蒸发、阴津耗伤、阳气外泄,也符合秋季阴精内蓄、阳气内收的养生要求。但秋季昼夜温差大,应根据天气温度变化,随时增减衣被,尤其是年老体弱者不要盲目追求“春捂秋冻”,以免受凉引发疾病。
运动适度健肺
进入秋季,天气逐渐凉爽,运动锻炼不仅能够强健体魄、提高身体素质,而且非常有利于人体气机的升降包括肺气的宣降,对确保肺脏“诸气之本”作用的发挥十分有益。秋天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时期,故运动也要顺应这一原则,运动量应由小到大,循序渐进,以锻炼时身体发热,微微出汗,锻炼后以感到舒适为标准。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如太极拳、瑜伽、八段锦及五禽戏等中医养生操,不适合选择运动量大的运动,避免运动后出汗过多,容易使邪气趁虚而入,尤其是老人、体质虚弱者更要注意运动适度。
笑口常开宣肺
忧为肺之志。忧愁不解引起情志郁闷,精神不振,必然导致肺气不利而发生病变。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在志为忧,忧伤肺。”另一方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悲伤肺。”当人有隐忧或痛苦非常之悲时,往往通过暗耗肺气而涉及到心、肝以及心包络等多脏器的病变。“忧悲”这些不良情绪,能导致肺气闭塞,故常有胸隔满闷、长吁短叹、乃至咳咯脓血、音低气微等症。正如《灵枢·本神》篇所说“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又说:“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抑息。”这都说明忧悲太过会影响气机不利,亦即是忧则气郁的一种病理表现。中医讲,笑为心声,能克肺金的悲忧,多笑一笑,就能减少悲伤忧愁,同时,笑也是一种健身运动,它能使胸廓扩张,肺活量增大,胸肌伸展,有助于宣发肺气,有利于人体气机的升降。
穴位按摩养肺
按揉迎香穴:将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摩擦,有热感后,用拇指外侧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60次左右,然后,按摩鼻翼两侧的迎香穴20次,每天早晚各做1至2组。
叩肺俞穴:每晚临睡前端坐椅子上,两膝自然分开,双手放在大腿上,头正目闭,全身放松,吸气于胸中,两手握成空心拳,轻叩背部肺俞穴(位置在背后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两指宽处)数十下,同时用手掌在背部两侧由下至上轻拍,持续约10分钟;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舒畅胸中之气,有健肺养肺之功效,并有助于体内痰浊的排出,而且还可疏通脊背经脉,预防感冒。
上一篇:一图读懂: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 下一篇:“就要5克”,减盐宣传周来了!